Med Plast公司中国区总裁Tom Opielowski在近日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国际医疗设备设计与技术展览会(MedtecChina)上接受采访时说:“我们发现有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在尝试在中国国内市场销售产品。大家都在谈论这些事情。”
本届Medtec展会吸引了大量的跨国医疗元件制造商和塑料企业参加,企业管理者们在展会上表示,密切关注中国政府斥巨资到2020年实现全民医保的这一计划。
总部位于美国俄亥俄州Avon Lake的复合生产商普立万公司(PolyOne Corp.)的医疗业务全球市场总监Larry Johnson说:“他们在为医疗体系投入大笔资金。这为我们提供了机遇。”
尽管兴趣浓厚,但企业管理者们多少也存在一些谨慎态度。不少企业仍着重服务于以出口为主的跨国客户。
这一谨慎态度反映了中国国内市场激烈的价格竞争以及知识产权保障的不完善,而且一些西方企业认为中国市场的发展速度或许没有原先预期的那么快。
总部位于德国Wackersdorf的Gerresheimer Regensburg GmbH公司的美洲和亚洲区制药与诊断业务销售副总裁Jurgen Kaiser说:“当时大家都预期的高增速并没有发生。”
“本来大家认为医疗市场会像汽车市场那样快速发展。”
尽管如此,Gerresheimer公司仍在中国继续展开投资。在Medtec展会上,这家注塑商宣布扩建其东莞工厂,把注塑机产能提升至15台,将有能力把生产从世界其他国家迁移至中国,并且其中国工厂将迎来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首次检查。
他说:“我们的中国工厂一直为这里的跨国客户提供服务,特别是回销至欧洲的客户。而今后我们将在中国生产并供应中国本地市场。其中也将包括中国本土企业,但现在主要是跨国客户。”
总部位于瑞士Muttenz的材料供应商科莱恩国际有限公司也在扩大生产能力。该公司去年组建了一支全球性医疗业务团队,包括任命了首位大中华区的医疗与制药业务开发高官。
科莱恩色母料业务部的全球市场、医疗和制药负责人StephenDuckworth说,该公司发现中国作为医疗器械出口平台正在吸引更多的关注,而中国的塑料企业对全球市场要求和获取世界级质量水准的材料还不太了解。
他说:“这对我们是个重要的发展机会。他们想要采购高端的材料。”
Duckworth说,中国大陆的成本上涨似乎对医疗行业的影响较小,这一点得到了展会上其他管理者的认同。
不少企业都在展会上宣布了在中国的发展情况。